98/6/20騎著車 也不知道要去哪 就去暖暖走走好了
我先去了四腳亨 又往瑞芳方向亂繞 其實我也忘瑞芳在哪 反正時間多就騎著運動一下
來到了暖暖 在安德宮外有網路上推薦的古早味麵店 很難得的不會餓就沒有吃~
安德宮創建於清嘉慶6年(1801) 主祀媽祖以及泉州人所信仰的清水祖師和保儀大夫

在安德宮外有二間很老的古厝 因為有間還有人住我就不太好意思拍了
這間是二層樓高的古厝 外牆下方是石頭砌成 上方是紅磚頭
一樓有個古井 這張是二樓 有座小橋到門口

暖暖地名的由來為舊時住在此處溪谷的平埔族(凱達格蘭族)的社名「那那」的譯音
暖暖於1815年設有『舖兵』 即驛馬站 用來傳遞公文、信件之用*
位於基隆河水運和淡蘭古道陸運的水陸要衝 是昔日台北往返宜蘭的必經要道 也造就它的繁華
於是成為台北、瑞芳、十分、平溪、宜蘭等地煤礦、大青、茶葉以及其他物資的貿易中心
有『水流東,吃不空』、『水流東,某飼尪』、『九萬十八千』(萬金富者九戶,千金者有十八家)的俗諺
後因公路鐵路的發達使得昔日繁華的暖暖老街已落没
民國六十六年政府將老街予以拓寬 古老的建築也改建為新式的樓房 昔日的古樸盎然的意味已不復見

暖暖車站為宜蘭線的其中一站 建造於1919年 原為「暖暖假乘降場」*
1923年經由周鐘聲先生與台灣鐵道株式會社(即今日台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)請求後
因而周鐘聲先生撥出土地建成現址暖暖車站
暖暖車站原為木造火車站 本來是有人號誌站 在1991年降為招呼站 1994年木造站房遭到拆除
天啊 若是暖暖這個小站 若能保持它的古樸 保有木造火車站多好! 好可惜...
我好喜歡暖暖這二個字 好好聽的地名 耳邊也會響起梁靜茹的暖暖

離開暖暖繞去基隆連珍買上次沒買到放在櫃台的30元泡芙 超好吃!!
一出來沒幾間店面 就看到這賣著很古早味米苔目小攤子 老闆不見了
一旁看來是老顧客的阿伯說老闆跑去買米苔目 還跟我閒聊了一下
這台手搖挫冰真的很古早味 價錢也很便宜(25元) 我是買回去吃的
紅豆還保有顆粒 但很軟爛 好吃! 米苔目也好吃~~意外的美食

------------------
*註:
1.暖暖老街資料來源:老街巡禮
2.暖暖車站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u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